已经有不止一个个案在做完催眠之后给我反馈——你的这个催眠技术是真的很好,对我很有帮助。但是,“量子”、“前世”这些名词让人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骗子”或者“神棍”,导致许多人一看到这些名词就起了抵触心理,不愿意继续接触或者很难下来尝试的决心。
我个人是非常理解这种现象的。事实上,我也认同该技术创始人决定使用这个“量子”的名头,除开一些合理的原因之外,肯定也是带有一丝“蹭热度”的目的在的。因为在整个催眠过程中并不会真的用到“量子”或者“量子技术”,它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的借用。“前世”也是一样,更多的是概念上的借鉴,以方便沟通而采用,而非具备科学性的严谨指代。
因为文字性沟通的信噪比是相当之低的,所以这个世界上可以被“严谨科学且普世”地描述的东西非常有限。而当要表述的事物涉及到个人体验时,那简直是个不可能完美完成的任务。想象一下你该如何告诉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榴莲的人榴莲是什么味道?你会发现你再舌灿莲花,也无法让对方感受到你吃到榴莲时的感受。你只能借助一些对方可能也有概念的东西,来指代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很难不用某种恶心的东西来协助指代榴莲的特殊气味,但实际上你想表达的东西和你所借用的概念之间相差很远。但没有办法,为了仍然保持沟通的有效性,这已经是你能找到的最接近的表述了。但是,由于你借用的很可能是一个比较恶心的东西,这个描述本身可能会让这位从来没有吃过榴莲的朋友望而却步,从此对榴莲敬而远之。这种现象我愿称其为“触碰到了对方认知的防火墙”。
就像我借助“防火墙”和“信噪比”这种程序员们比较熟知的概念来表达某一个现象一样,这种表述虽然也是相当的不严谨不科学,但也的确能让人瞬间理解我想说什么,不再需要我凹造型举例子。而且由于“信噪比”和“防火墙”这类词语并不会带来什么负面联想,所以也不会激起他们的“认知防火墙”,很容易达成共识。之所以使用“量子”、“前世”这样的名词,也是这样的作用——它的确是一种高效的向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疗愈手段的人讲清楚其作用和感受的词语了。但这两个词也的确会让人有很多的负面的联想,所以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触碰到一些人的认知防火墙。
那怎么办呢?其实没什么办法。就像你不得不借助一些令人不快的东西来指代描述榴莲的特殊气味一样。为了尽可能快速又准确的传递一些很难表述的信息,我们也不得拿这些容易激起人认知防火墙的词来借用指代。至于那些被激起认知防火墙而拒绝尝试的人,我也只能说人生不过是一连串的体验而已。吃过榴莲的人生是一种体验,没吃过榴莲的人生也是一种体验。做过催眠的人的人生是一种体验,没做过催眠的人的人生还是一种体验。当一个认知坚不可摧的人的人生是一种体验,当一个认知不断在扩展的人的人生仍旧是一种体验。
我只负责提供一种解释,听不听总在这个人想体验什么。终归是没有什么对错和好坏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叫量子催眠?量子催眠创始人朵洛莉丝·侃南是这样解释的:这个方法远远不止于回溯催眠的范畴,它可以帮助个案与“潜意识”(非心理学概念,可理解为“高我”或“超意识”)建立跨越维度的连接,有可能让个案发生重大的疗愈和深刻的转变,这种情形类似于微观粒子在量子态下的“量子跃迁”。所谓量子跃迁,是指微观粒子从一个状态(能级)跳跃到另一个状态(能级)的过程。朵洛莉丝·侃南的意思是,催眠带给个案的转变也是“跳跃式”的,催眠前后,个案由一种状态跳跃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所以,这种催眠叫做量子催眠。
霍金斯能量等级表
而朵洛莉丝侃南的说法我的确也是在我的操作中观察到了。在此我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霍金斯能量等级表。这是一个身心灵领域很常用的地标,人们可以利用这张表来自查自己的精神能量状态。正常情况下,除非生活中遭遇了较大的外部事件的冲击,一个人的精神能量状态基本上是在上下一到两个等级之间波动的状态。而我在自己的实操经验中发现,一场催眠可以给个案带来能量的“跃升”。甚至出现过在外部环境并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仅仅只靠一场催眠,就能将一个人的精神能量的级别从30跃迁到200,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甚至还有一些人多年的顽疾得以神奇的自愈,对一些人、事、物的负面看法瞬间消失,等等。
另外,我在催眠的实践中还发现,个案在催眠状态下,可以体验到和自己的人生完全不同的一生。这个体验感绝非坐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这样的声光体验,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均如“亲身体验”一般的体会。关于这个问题,我十分期待和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朋友进行探讨。我十分感兴趣为何我的个案的大脑会在他们被催眠之后,给他们带来如此丰富又如同真实一般的体验。我也希望能有更科学、严谨的说法来解释这些现象。而且在这个状态下,有时候被催眠的人会接触到一些原本他们无法接触到的信息,或者说出一些超出他们认知的话。比如我在一次被催眠的时候,我人躺在成都的酒店里,催眠师指示我去看我远在广州的婆婆的状态时,我的确得知了一些我在当时不可能知晓的信息。比如在催眠状态中准确的说出了我婆婆正在干什么,以及发现她的脖子处有由于热造成的异常状态。(这些资料都有录音、录像以及微信聊天记录可查)。
而且这样的例子在我这里还有很多。这种状态也让我联想到量子纠缠。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量子”这个概念的借用,还是有它的三分道理的。但也就这三分,不能再多了。
至于“前世”的概念,在此由于篇幅和主题的问题,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另行阐述。
如果您也对催眠感兴趣或者需要催眠,欢迎预约免费咨询。我在北加州的Fremont市,期待与你相遇。我的微信号是Bamboo_Juice。
Comments